English

“科学主义”我选择回避

2000-06-2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何宏 我有话说

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,语言的重要性自不待言。虽然每天24小时谁也离不开它,真正洞悉其奥妙的人数目并不多。语言就好象生命体,具有新陈代谢功能,始终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。新词汇新表述在不断地诞生,另一些概念则在悄悄地死去,经过许多年才重新成为考古对象。语言好比女性时装,确实能够映衬出时代的气息。

但语言的微妙之处更在于词句背后潜藏的无形之物,比如游移不定的内涵外延。对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、不同的人来说,同样的字句却往往拥有不同的含义,甚至可能相差甚远。有位西方现代哲人指出,绝大多数争论源自对词义的不同理解。而在千年之前,佛学人士就有了深刻认识,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幻不实的,文字自然更不例外,他们叱斥沉浸在个人知见的那些人“着相”。

意识形态之对于语言文字有着十分奇特的影响。曾几何时,“宁要社会主义的草,不要资本主义的苗”,以其慷慨激昂而被众人默认,如今看来简直是语言垃圾。曾几何时,“商品经济”是姓“社”或者姓“资”,私营企业最多允许雇工几人,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争论,而今这类“神圣”问题已变得不成问题,只透着当年的幼稚可笑。国外也是一样。在80年代末,我被派到民主德国留学,身边不少德国朋友竟以怜悯的眼光看着我,他们认为,商品经济正把中国拖向罪恶的资本主义。未几,东欧发生巨变,民德亦被兼并。自命纯正的这些德国人面对这般变化说:这不是资本主义的胜利,因为过去几十年,搞的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。至此,我终于领悟到语言的含混与难以把握。

近两年,有好事者从国外引入“科学主义”一词,并在学术界制造了一个争论热点。请恕我无知,未必准确地把握了该词的意义,也不知道国外、国内都是由什么人率先提出。既然连手边的英文百科也没有录入,绝对属于“后现代”词汇。从字面来看,应该是批判科学、反对“唯科学论”的人给对手加戴的一顶“高帽子”。在正常情况下,理应看到有力反击,至少通过澄清某些模糊认识,指明不论大小和形状这顶帽子都极不合适。然而令人惊愕的是,国内一些人包括了几位名人乐滋滋地拿来戴在头上,并且公开说“正合适,要的就是这个”。这不禁使人怀疑两边理解的是否是一回事。

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里,科学获得了极大程度的发展,诸多重大科技成果从衣食住行多方面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存条件,彻底改变了循环往复、按步就班、靠天吃饭的社会观念,带给了人类对未来更多也更大的期望。科学也因此赢得了炫目的光环,成为众人心目中崇高的、令人敬仰的知识体系。许多人坚信,科学必将彻底解开一切自然之谜,必将彻底解决生老病死对人生的困挠。对于他们,科学差不多成了顶替神学的新的信仰。而另有不少人在感受科技成果的同时,也强烈感受到科学的负面影响,他们忧虑地看到科技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快速耗尽,环境污染日趋严重,更让人担心的是人类可能正在加速自身的灭亡,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日益强大,而人类的道德水平却未见增长。一方面核武库、生化武器的危胁着人类的生存,另一方面,对自然界大规模、深层次改造活动,完全可能无意间带给人类致命报复。客观地说,科学技术带来的舒适便利使谁也不能诋毁科学的伟大,谁都承认现代社会的进步脱离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,争论的焦点只在于如何正确看待科学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后果。许多批判者认为,科学的确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有效工具,但究竟不是社会人生的终极目的;科学自有自己的局限性,并不是万能的,在社会人生的很多方面,例如情感、艺术、道德、人生意义等等,都是科学触及不到,无从发挥作用的。批判者还认为科学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,是在不断的试错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发展前进的,尤其是一些新认识新见解是需要被苛刻挑剔的,只有能够经受大量质疑,并经受时间的检验,才能作为相对真理接受下来。如果把科学供上神圣的祭坛,反而会抑制科学的健康发展。他们指责不加怀疑地信仰科学、夸大科学的作用,反而带来很大的危害,容易造成“伪科学”的泛滥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鲜活的科学褪变成了一个标签、一个符号,只要宣称这是“科学实验”的结果、或得到“大科学家”首肯,或通过了某级科学鉴定,就被无庸置疑地视作当然正确,就可以用作遮挡一切批评、刀枪不入的“铁布衫”。已经有人指出,只谈崇尚科学,却不向公众正确介绍怀疑、怀疑、再怀疑,批判、批判、再批判的科学精神,这是我们过去科学政策的重要失误。

从这些方面来看,“科学主义”明摆着不可能是个褒义词。现实当中有人愿意对号入座,急切地想戴上帽子,原因只能是“科学”与“主义”这两个词太漂亮、太具吸引力,他们以为要靠这几个字体现自己是在倡导与捍卫科学。对于这种信念我无话可说,也不好多说。我个人以为,只要“科学”不容被怀疑,“主义”不容被讨论,说话者总是情绪盖过理性,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回避,因为人们所争吵的肯定不是同一个东西,试问又如何指望争出结果,达成共识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